《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知识目标
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等词语。
2、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爱”的主题。
能力目标
1、美读课文。感受课文纯真、友好的情感氛围,体会诗情画意。
2、培养学生多向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的能力。
3、涵泳品味文章,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作品的美。
德育目标
呼唤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学重点
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赏析课文的美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语言优美、简洁、凝练,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有诗的特质。教读本文,宜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正音读、范读、领读、分角色朗读、配乐美读等),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理解文意。
2、讨论法。学生自己设疑解疑,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等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互助。
3、美点寻踪法。用美的眼光欣赏这篇美丽的童话,让学生自己发现美、赏析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分角色美读课文,感受童话“爱”的氛围和诗一般的意境;精读课文,美点寻踪,多角度感受作品美的特质;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一个盲孩子出神地“望”着远方的画面)
一个盲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侧耳倾听着身边一群同龄人在喧闹嬉玩,虽然他也被他们讲的笑话引逗得微微一笑,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沉默不语地侧耳倾听着……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你的感受如何?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让我们随着作者金波灵动多思的笔触走进盲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这河叫爱河,这海叫心海。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无助走开,是爱让盲孩子重见光明,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多媒体显示: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嬉戏( )哞哞( )霹雳( )
潺潺( )痒酥酥( )孪生( )
(2)依据下列例子仿写词语(尽可能用原文词语)。
绿油油
仔仔细细
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问题,明确:
(1)xī mōu pīlì chán sū luán
(2)阴沉沉 痒酥酥 孤零零 蓝幽幽 模模糊糊 踉踉跄跄 飘飘忽忽 跌跌爬爬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选择温馨欢快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文字作媒介,再现文章展现的画面,让故事活在学生心里。
可安排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
3、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①请用自己的话介绍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故事。
②盲孩子的心理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切磋。
教师请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①盲孩子十分孤独、寂寞。“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了温暖;困境中来自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了光明。
②学生筛选的能够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有:“他的日子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因为盲孩子受到了“影子”“萤火虫”以及太阳、月亮的关爱、帮助才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是爱改变了盲孩子。
三、精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赏析课文的美
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交流看法。
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请谈谈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
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像诗歌一样,有一种节奏美,含蓄美。
文章的题材非常美,写一个盲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子像一个活泼的孩子,萤火虫像一群热情的伙伴,他们帮助了盲孩子,给盲孩子带来了欢乐、光明。
文章立意非常美。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爱的主题,正像老师导语中所讲的,似乎有一条爱河流淌在我们心田。
美在细节。文中写盲孩子逐渐恢复视觉时“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以第一次见到的景物和色彩渲染了一个神奇美好的意境。
……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进一步归纳,设计学习卡片。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派小组长来讲桌前抽卡片,领取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讨论完毕后,每组选一人作汇报发言,如觉不足,其他成员随时补充,看哪一组最有收获,发言最精彩。
3、小组交流,汇报人发言。
第一小组:我们探讨的是文章的意境美。文中的盲孩热爱生活,渴望光明,他以耳代目,感受着鸟儿的欢叫,清风的轻拂、蜜蜂的纷飞,他借听觉感受的世界是多么柔美。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情调轻松欢快。在萤火虫的帮助下,盲孩子眼前出现了“一颗米粒大小的光点”“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丢失的影子回来了。”“月亮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弯弯的彩虹……各种颜色的花朵……绿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姹紫嫣红,色彩纷呈,组成了一种绚丽多彩的境界。总之,意境的转换推动了情节 ……此处隐藏25940个字……力,是对主人公视觉缺陷的强烈概括。
句式华丽,使用叠音词,既能有效地舒缓语气,形象直观,又能描写情境逼真。例如,“轻轻”、“哞哞”、“潺潺”、“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性。例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2、主题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文所要表达的美好主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例如:
①对于那些孤独、弱小的人,我们应该给予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光明。
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他的影子也得到了生命,这告诉我们,给予别人幸福也能带给自己幸福。
③不管曾经遭受多大的不幸,我们都应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
④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⑤只要我们追求有所成就,即使道路曲折,最终也会获得成功。
一则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这启发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体验反思
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例如:“爱,就像温泉,可以温暖枯萎的心灵。”
学生分享了自己身边关于爱的故事,比如在抗洪抢险中战士和百姓之间深深的感情是一种爱;防治“非典”中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也是一种爱;保护地球,保护绿色大自然同样是一种爱;捐赠失学儿童,让他们回到学习的乐园,也是一种爱……
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和他的影子之间纯粹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身边不同形式的爱。爱是生命的力量,它会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逆境中前行。让我们一起传递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课后任务
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但是我们的爱心却无限延伸。以下是三项将爱心延伸到课外的任务:
如果你热爱诵读,请背诵你最欣赏的表达爱的句子,并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文学见解。如果你喜欢手工制作,请制作一张爱的贺卡来送给你的好友,祝福他们幸福快乐。如果你喜欢写作,请创作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并用美妙的文字来诠释最美丽的真情,完成一篇小故事的创作。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5教学目标:
1、找出提示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并在此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美的意境和美的语言。
3、通过感受课文中所传递出来的爱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静静地闭上双眼,感受现在你的世界。这时的你,看不到灿烂的阳光,看不到鲜艳的花朵,青葱的树木。在这样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片刻)
那么请睁开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金波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看看盲孩子如何重见光明?(板书课题在黑板上。)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二、速读课文,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
学生寻找,回答。教师用灯片展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
(2)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
(3)盲孩子很受感动。他觉得影子的话带给他友情、带给他温暖。
(4)“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小小的萤火虫!它像一盏小小的灯。”盲孩子几乎是在大声喊叫着,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
(5)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
(6)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寂寞、快乐、感动、温暖、快乐、惊喜、惊奇
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看见了世界,看见了光明;影子同时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
问: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盲孩子影子
爱
光明生命
四、品读文章。
1、请用“在盲孩子生命中,影子是”的句式来概括影子对盲孩子的帮助。
灯片展示:在盲孩子生命中,影子是他的朋友,他们一起说说笑笑,影子陪着他唱歌,讲故事。
2、在影子的帮助下,盲孩子见到了光明,影子也获得了生命,这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
老师讲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
3、金波的童话用诗一样的语言,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其中的一个场景,找出这些美的语句,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写成一首小诗,并点评这首小诗。
灯片展示:影子带给盲孩子快乐,文中第18、19自然段。
牵着你的手,
去牧场,
听
牛儿哞哞地叫,
羊儿咩咩地叫,
还有流水潺潺的流动。
老师讲解:这首小诗中,使用“哞哞”“咩咩”“潺潺”这引起的叠词描写牧场上一片生机,情态逼真,琅琅上口,同时又从侧面烘托了盲孩子的快乐的心情。
学生写作。作品展示、老师点评。
五、布置作业:(三选一)
1、爱诵读的你,可以背一背你最喜欢的有关爱的句子,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爱摘抄的你,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写到摘抄本上。
3、爱写作的你,可以创设一个曲折的情节,用美的语言,以人间最美的情感为话题完成一篇小作文。
结束语: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这条河叫爱河,这片海叫心海。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孤寂走开,是爱让盲孩子重见了光明。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灯片展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内涵深邃的爱的赞歌---这篇童话,通过作者新奇的想像,虚构的情节,描绘了一幅充满爱意的画面,奏响的是一曲爱的赞歌。盲孩子因为什么也看不见而孤独寂寞,是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的了温暖、幸福。不光影子,当盲孩子处在急需援助的困境中时,萤火虫、太阳、月亮,也都纷纷向这位弱者伸去了关爱之手。正因为这些浓重的爱,孤独寂寞的影子感受到了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本文内涵深邃,不只赞颂了爱的付出,而且表达了“爱”同样能给付出者带来快乐的主题。文中写“影子”最后也获得了生命,深刻地告诉人们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