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老爱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秉承着孝亲敬老的价值观。在进入大学后,我参加了很多孝亲敬老的志愿服务活动,收获了很多感悟和体会。
我认为参加孝亲敬老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老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比如说,比较常见的孝亲敬老活动就是给老人送食品和水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要了解老人的喜好和需求,还要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情。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懂得尊重别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参加孝亲敬老活动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承担能力。在活动中,我们需要策划和组织,需要分工合作,需要及时反馈。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老人的需要和合理分配资源。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懂得承担责任和照顾别人的需求。
最后,参加孝亲敬老活动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和老人交流互动,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别人的想法和心情,并且学会如何与老人沟通和交流。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学会尊重别人的正视和意见,懂得如何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参加孝亲敬老活动是一种难得的成长和锻炼机会。通过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孝亲敬老的价值观更是需要我们去传承和继承。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2纵观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使得学校、家庭、社会的舆论导向片面地强调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传统教育。孝道——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在不少的家庭中,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敬老孝老的意识淡薄。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和弘扬慈孝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童蒙养正的重要时期,让孩子知明礼、懂孝道,从小尊老孝老,这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所以,幼儿园必须重视慈孝文化的启蒙教育。本文结合我园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幼儿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以爱的教育为原点,唤醒幼儿慈孝欲望
“爱”是慈孝行为的显著特点。如果幼儿不懂得什么是爱,不能去体验、享受被爱的幸福感,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不能初步感知爱老孝老的具体形象,就不会产生慈孝的欲望。我们一味地凭空要求幼儿孝敬老人、尊敬师长,那么他们只是出于被要求去实行慈孝行为,行动是脆弱的,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所以,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要以“爱”的基础教育为原点,让幼儿认识爱、感受爱,奠定慈孝品德的情感基础。
1、让幼儿感受爱的温馨
“慈爱”在幼儿园里体现出的是教师对幼儿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要给予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也是幼儿感受爱的有效载体。
“慈爱”在家庭中体现为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是幼儿感受爱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请一些家长来园对幼儿讲讲自己怎样辛勤养育儿女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爱我》的讲故事活动,让幼儿讲讲长辈关心爱护自己的小故事。通过同伴之间的故事交流,加深对爱的认识,分享爱的温馨,萌发爱长辈的情感。
2、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孩子能洁身自爱,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教师要让幼儿知道这个道理,启迪幼儿增强自爱的情感。首先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安全自护教育八策略,即常规训练渗透、游戏活动实施、借助情景表演、儿歌教学理解、模仿训练强化、实践演练体验、自主参与探索、增强锻炼确保安全自护教育,让幼儿在教师行之有效的各种教育方法引导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并让幼儿懂得,只有在保护自己、快乐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能让长辈放心、幸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慈孝。
3、让幼儿理解慈孝含义
让幼儿理解慈孝的含义不能抽象地说教,要通过古代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一幕幕晚辈孝敬长辈的动人情景呈现在幼儿眼前。《三字经》中提到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适于儿童倾听的慈孝故事。特别是,要结合幼儿身边慈孝行为的典型实例,让幼儿感知慈孝的含义,为幼儿树立榜样。例如,我园大二班的叶嘉年,奶奶眼睛瞎了,他长年陪同奶奶一起睡,照顾奶奶起居,扶奶奶走路,帮奶奶拿东西。同龄人的榜样引领,有效地使幼儿加深了对慈孝行为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尊老爱老的故事,说一说小朋友在家里可以怎样孝敬长辈。
二、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养成幼儿慈孝品性
心理学家费西纳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小部分,它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许多观察不到的力量在对它发生作用。无意识活动的特点以及幼儿尚未成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无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品性教化方法,对幼儿养成慈孝品性发挥“隐性”教育作用。但无意识教育具有依附性,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发挥作用[1]。幼儿凭借亲身体验、体悟,才能使外部影响逐步内化,内在观念逐步外显,达到知行合一,使孝亲尊长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1、在多彩活动中体验慈孝
幼儿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通过儿歌、三字经、故事、DCD、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懂得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辛苦,懂得感恩;结合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彬彬有礼”礼仪小天使活动、“孝心宝宝在行动”、“种植感恩树”、“感恩的心DIY、感恩箴言”征集等多种特色活动。还可以把一些体现慈孝教育的'故事改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慈孝。
2、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慈孝
幼儿对家中父母的感恩和孝心是弘扬慈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所以,我园要求幼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孝心:学会对父母表达感恩和关心之情,常说“谢谢”“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下吧!”增强自我责任感,对自己的言 ……此处隐藏19394个字……关爱老人。在大城市中,老年人往往会面临孤独和疏离。我们可以多关注公共场合中的`老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如果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时常与他们保持联系,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爱。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4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新一代的代表,我们应该牢记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将之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孝敬父母应该从心中开始。当我们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时,我们会更加懂得珍惜他们的存在,不仅要说孝敬而是真正做到。在接到父母的电话时,我们不要将其当做任务,而是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为他们分担家务,让他们能够享受更多的休息时间。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父母解决实际的难题。在家庭中,父母承担着育儿、照顾家庭等繁重的任务,我们应该主动承担一部分责任,减轻父母的负担。例如,可以主动为父母洗衣、煮饭、购物等,不仅展现了我们的成熟和独立,也让父母感到温暖和放心。
最后,我们还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和生活方式。尽管我们已经成年,但我们依然应该尊重父母的决定和生活方式,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同时,我们应该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尊重他们的'看法。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用言行去实践,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相信这种爱和感恩的传统美德,将会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融入到我们的人生哲学中,并伴随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孝老爱亲心得体会15杨艳丽,女,现年51岁,中共党员,1985年中师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是平邑县地方镇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年来,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热心帮扶困难学生,竭心尽力、任劳任怨地照顾老人,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爱心之歌。
一、孩子们心目中的好“母亲”
自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热爱着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政教处工作,到后来负责妇联工作,我都努力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做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作为一位母亲,我关爱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要把这份母爱惠及留守儿童,惠及困难孩子。关注留守儿童,是我负责学校妇联工作以来关注的重点。关心困难家庭,帮助弱势孩子,更是她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掌握到每个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与他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竭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我配合镇妇联走访地方镇的个体企业,联系社会各界资助我校困难学生,架起爱心桥梁。通过积极争取,历年来有3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很多人升入理想的学府,成为有用之材。 至今,我经常能收到孩子们从外地打来的电话问候,每当过年过节收到孩子们的祝福电话和短信,我就由衷的高兴。
二、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20xx年,年迈的公公不幸身患肺癌,婆婆身体也不好。我丈夫虽兄妹6人,可是姐妹们都已出嫁,哥哥和弟弟又都在外地工作,就我们离家近。所有的周末、假期,我必须回家腾出时间专心照料老人。每天早晨起床,趁公婆还睡着的时候将屋里屋外收拾干净,做好早饭。老人醒后,就伺候老人刷牙、洗脸、喂饭,联系医生给公公输液,到晚上把公婆安顿好,帮老人洗衣,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搓背擦身,为老人理发。很多事情我也是现学才会的。收拾完之后才能休息,有时候遇到棘手的事就需要忙到半夜。后来,公公病情越来越重,20xx年元旦,公公又不幸下肢瘫痪。为了照顾老人,我也顾不了面子,每天给公公擦屎端尿,始终坚持恪守孝道,因为我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我公公一开始不愿意让我照顾,因为端屎端尿的工作又脏又臭,他很难为情。我对老人说:“爸,家里的事情不用您操心,您就安心的养病,俺不能让您一个人躺在那儿受罪不管,只要您身体好了,就是俺做儿女的福分。”亲戚朋友、邻里同事都看在眼里,见面就夸赞。我做这些,都是做儿女的应该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我自己尤其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等父母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更应该去尽心尽力照顾她们,我做的这点不算什么。就这样照顾着公公,直到老人家20xx年正月十六去世。
公公去世后,家中只剩下婆婆一人。让她跟着我们住,她不同意。我和丈夫只好上下班、周末、节假日往家跑,为的就是照顾老人。不幸的是,婆婆又在20xx年得了脑中风,瘫痪在床,有时神志不清,整夜整夜不睡觉,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有时甚至还会胡乱骂人。有一次,老人突然大发脾气,把刚熬好的汤药打翻在地,又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我赶紧收拾了,还好言宽慰老人。我能理解这是老人对身体痛苦的一种发泄,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郁闷。天冷了,我就坐在火炉旁一块一块地烤老人的尿布。婆婆屎尿拉在床上,我也毫无怨言,立即处理干净。陪她啦啦家常说说开心事。我丈夫的哥嫂弟妹都在外地上班,只有我和丈夫轮流照顾,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如今婆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老人过得更舒心、开心一些,把全部爱心、孝心奉献给老人。
三、家庭中的好妯娌,同事中的好大姐
我丈夫兄弟姐妹六个,兄弟姊妹多,各有各的家庭,但是都能团结友善,妯娌和睦相处。无论哪一家有事、有困难,都能够商量解决。平时我总是给丈夫说,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得带头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和大小事务,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妯娌和睦、爱护幼小。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和睦共处,平时家里有什么大小事情也都是一起商量,一起决定。我和妯娌们关系比亲姐妹还要亲。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和丈夫守在老人跟前,照顾的多,出的力多,兄弟姐妹都很感激,不时给老人添置些物品。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和睦相处,从没有红过脸,兄弟姐妹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
我还乐于帮助别人,不管是同事还是学生,有需要我帮助的,我都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同事中有婚丧嫁娶,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提供帮助。我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了解情况后,会给学生们申请困难补助,帮这些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也总会耐心教育。
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来,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做好自己普通而平凡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爱孩子,悉心照顾老人,是我为人父母,也为人儿女应尽的职责。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执著追求、敬业奉献,在家庭中竭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弘扬传统美德,不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文档为doc格式